书接上回:「久违的暑假|沿海自驾DAY45 - 英德」,昨天在确认过台风没有太大的影响之后,就离开了佛冈县民安镇,沿北江一路往韶关方向行驶,竟意外驶上了有着北江画卷美誉的G240国道清远段,它是广东最美自驾公路之一,依山而建,随水蜿蜒,一路与北江相伴,山水相映成趣,边走边玩,给了额外的惊喜,最终到了英德市区,驻车在了政府大院里
早上起床,虽不下雨,但天气还是阴沉沉的。前天晚上驻车的地方旁边有个超市,为了蹭下他们家的WIFI,买了青菜和鸡蛋,今天早上就自己做个饭吧,撑起桌子,支锅倒水,不一会儿一锅热腾腾香喷喷的面就熟了
别的饭不太会做,但煮面我拿手,并且喜欢吃,能连续吃好久不会腻。自己做的就是好吃,就是这天气还是有点热,再加上汤面本身也热,浑身冒汗。刚吃完还没来得及收拾,就开始下雨,赶紧洗刷下,去图书馆,图书馆还挺大,只是很多地方不开放,可供公众使用的区域不大,好的是二楼专门有个自习室,可供大家阅读学习,出乎意料的是,自习的人比想象中多,大概有十来个
来到这里之前,我压根就不知道还有一个城市叫英德,十分陌生,所以想要了解的更多,正好图书馆的边上是博物馆,想着去博物馆了解一下英德的文化历史,不过这博物馆有些遗憾,仅有两个展馆开放,还是粤北突围的红色特展,只是对这段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,关于英德本身就没有了解更多了
准备离开英德了,继续沿北江往韶关方向,在短暂的离开G240国道以后,又重新回到了G240国道上,这一路虽然不紧邻北江,但风景不错,旁边碧绿的农田,远处连绵的群山,笔直的公路,再加上微微的风,惬意
一路行至沙口镇,饿了吃饭,进了路边的一家卖云吞的小店,点了个牛腩面,老板说他们家的招牌是云吞,我就改了云吞面,这一碗12块,分量很大,特别好吃,尤其是云吞,一口一个,鲜香无比,果然招牌,老板诚不欺我,就连这个汤底味道也很好,喝光光了
吃完饭继续往前,地图看了下下一站应该到乌石镇,不到30公里的距离,有两条路可以选择,第一条是宽阔的G240国道,但G240国道从这里开始就远离北江了,另一条是020乡道,更靠近北江,但乡道充满了未知,不会那么的好走,纠结了一下下,还是选择了乡道,正是这个选择,虽然多了份风险,但也收获了美景,你看,这山水像不像是在桂林
020乡道并不好走,最宽处也仅双向两车道,很多路段也是年久失修,不过好在路上并没有什么车,没有遇到错车问题,乡道沿山而建,行至山上,可以俯瞰旁边的北江,远眺对岸的青山
北江很宽,比我看到的很多江河都要宽,我查了下清远段基本上宽度都在600米以上,最宽处超过1公里,宽阔的河面上,即便是中大型的船舶,看上去也如小舟一般。此情此景,想起了王维的那两句诗:舟行碧波上,人在画中游
英德这边也是典型的卡斯特地貌,这两天看到许多奇特的山,像是地里突然长出来的一样,孤峰突兀、陡峭林立,再加之旁边的北江蜿蜒流淌,怪不得我把照片拍给群友,他们都能猜测在桂林,我虽然还未到达桂林,但想象中桂林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吧
除了G240国道沿北江行驶外,还有一条铁路也在沿着北江行驶,这两天不断有火车从身边经过,频率还挺高,足见铁路之繁忙。查了下这条铁路就是著名的京广线,京广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极具战略意义的南北向铁路大动脉,北起首都北京市,南至广东省广州市,正线全长2263.8公里,是连接华北、华中与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纽带
京广铁路与北江在英德境内大致平行分布,铁路承担快速客运与大宗货运,北江承担低成本的内河航运,两者形成陆水联运网络,极大的提升了区域的物流能力,同时降低了物流成本,为沿线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。你看,京广铁路、北江以及喀斯特地貌的群峰,三者共同构筑了一幅多么美妙的画卷
夕阳西下,天空又飘起了雨,路也越来越难走,原本的两车道也变成了单车道,生怕对面来车,连错车都很难,还有很多涉水路段,好在有惊无险,看到了对面那个城镇,应该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乌石镇了,这风景又让我想起了皖南新安江山水画廊,单单看这张照片,你说像不像在江南
雨越下越大,我也赶在天黑之前到了乌石镇,已经进入了韶关境内,今天就住在这里,不往前走了,照例镇上转了一圈,虽然镇子不大,但吃饭/住宿的都有,镇政府内还有充电桩可以补电,很方便。镇上没找到卤菜摊,那就简单点,视频作伴,喝上一杯,也挺自在
出来旅行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,我大A涨势确实不错,有几只深套的基金已经开始回本,现在已经踏上回程,不日旅途就会结束,要不要卖出呢?我真怕我的旅行指标会应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