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维咖啡吧
享受技术带来的乐趣,体验生活给予的感动

久违的暑假|沿海自驾DAY53 - 赣州

书接上回:「久违的暑假|沿海自驾DAY52 - 相聚」,昨天早上接到了老婆孩子,在我一个多月的独自旅行后,一家三口团聚了,相聚总是开心喜悦的,带娘俩吃了本地美食,还一起逛了赣州市博物馆,了解赣南历史,熟悉客家文化,温暖愉快的一天

10.02 Day53

昨晚就露营在了赣州市博物馆停车场,停车场环境不错,收费20元/天,有充电桩可以补电,很方便。早上起床先去吃早餐,查攻略东郊路早餐店推荐很多,去尝尝。今天计划逛逛赣州的市区景点,然后就离开赣州,往回程方向走前往下一站了,所以直接开车过去,赣州整体停车还是比较方便的,不用担心停车问题。早餐店边上就是贡水,河流宽阔,干净平缓

去的太晚了,店里很多餐点已经卖完了,只能有啥吃啥,点了小笼包/蒸饺/小馄饨/红薯粉之类的,感觉味道一般,就寻常餐馆的味道,没啥特别的,相比之下还是昨天的燕子婆更加特色和美味

吃完早餐,正式今天赣州市区的旅行,路边扫辆电单车,出发第一站福寿沟博物馆,福寿沟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地下排水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,福寿沟是我国古代基础的城市下水道工程,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下水道。这一套近千年前古人创设的地下排水系统,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,不可思议

福寿沟因排水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、寿二字而得名,展馆开放了两层,第一层介绍了福寿沟的历史,负一层则介绍了福寿沟的工作原理,这个比较厉害,我仔细看了看,完全了解了工作原理,并折服于古人的智慧,没有电子/机械的情况下实现了全自动的水闸门自动开闭系统,很是厉害,当然除了水闸门的自动开闭外,整个下水系统做到了一个完整的循环,不仅涉及到建筑结构,还有许多管理智慧在里边,印象深刻

福寿沟博物馆出来,去旁边的魏家大院,魏家大院是赣州城内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城市家族民居建筑,也是赣南客家颇具代表性的「九井十八厅」式建筑

魏家大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,清乾隆后期,闽西连城客家人魏宗长回迁赣州经营天成钱庄,其侄子魏天机继承家业后,拉开建造魏家大院的序幕,经过百余年的持续修建,直到清末最终形成规模。总占地1.8万多平方米,共有住宅5栋、祠堂1座、谷仓2座、旧式蒙馆2座、新式学校1座。主体建筑占地3000余平方米,加上祠堂、学堂等附属建筑,规模宏大

清末,魏氏后人魏会英在广州救下孙中山先生,此后魏家大院成为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秘密据点,孙中山曾两次到访。1949年,魏家大院的魏晋等人收到赣州青工委寄来的密信,积极组织迎接解放军入城,为赣州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

魏家大院展示很丰富,逛上一圈能了解许多客家相关的文化,我其实对魏家后人更感兴趣,想要知道他们当前的现状,但展馆内没有介绍,网上也没查到相关的资料,可惜了。逛完魏家大院去吃了瑞金烂厅下牛肉汤,这家网上评价也很好,但我们点的几个菜都不太行,甚至有点难吃,或许是人太多了吧,没好好做,就不推荐了。吃完饭继续逛,下一站赣州文庙,赣州文庙形制基本完整,是江西现存规模最大、形制等级最高、保存原状最完整的清代县学和祭孔场所

文庙边上还有一座古塔,名为慈云塔,慈云塔是一座宋代高阁式砖塔,由地宫、塔基、塔身、塔刹等部分组成,呈六方形,是一座舍利塔。紧挨文庙是一座小学,慈云塔就位于学校内,不能进去参观,就远远的看看就挺好

赣州文庙坐北朝南,沿中轴线依次分布着万仞宫墙、广场、棂星门、泮池、状元桥、大成门、名宦祠、乡贤祠、东西庑、大成殿、崇圣祠、节孝祠,魁星阁等建筑,整个建筑群山的墙多为曲线且变化有致,与我们之前看到的镬耳很像,具有岭南建筑的风格特点

文庙出来继续下一站灶儿巷,这是赣州老城区一条极具历史文化特色的古街巷,街区格局形成于宋代,属于宋代六街中阴街之东段,经元、明、清三代,街区走向形式和路面宽度基本没有变化。灶儿巷很短,仅有两百多米,保存有清代建筑,一些也改建成了餐馆民宿之类的,简单逛逛

灶儿巷出来前往郁孤台,期间会路过标准钟,赣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,始建于 1952年,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而兴建的。楼高20米,共6层,为西式风格,它是当时赣州城区的最高建筑,其后几十年间一直是赣州的地标建筑,如今也变成了赣州网红打卡地之一

过标准钟又到了昨天晚上到过的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,白天这里虽仍有不少的游客,但已没了昨晚的人潮,过四贤坊就是军门楼,再往里是商业街。这一片街巷格局清晰,保持了宋代的格局,阳街、横街、阴街、斜街、剑街和长街六条主街自宋起就未变过格局

军门楼的旁边就是郁孤台,郁孤台位于贺兰山顶,虽说是山顶,但海拔并不高,也就一百来米,爬上去毫不费力,老人小孩都可以。郁孤台因山势高阜、郁然孤峙得名

与郁孤台渊源最深的,要数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,他在赣州任职时,留下名词「菩萨蛮·书江西造口壁」,郁孤台从此名扬天下。登顶郁孤台可看章水缓缓流过,还可远眺章水与贡水在不远处交汇

离开郁孤台,前往八镜台,这一次学聪明了,路边扫了太小电驴骑过去,到了之后临时锁车,然后去八镜台参观,这样也就多花点小电驴的租用费,而不用担心出来要走太多的路或者达不到车了,昨晚就在这块走了太多的路,耗费了所有力气。八境台建于北宋嘉佑年间,台依城墙而筑,原为木结构,几次毁于火。1983年仿宋式重建。飞檐斗拱,画梁朱柱,雄伟壮丽

八镜台是赣州古城的象征,位置比较特殊,不仅是建在古城墙之上,还位于章水和贡水合流处,章水和贡水就是在这里汇合后始称赣江,赣江从八镜台开始,自南向北纵贯江西全境。江西的简称「赣」即是由此而来,意义重大

登高远望,不仅能看到章水和贡水在这里交汇,还能看到赣州的古城墙,赣州城墙现存沿江的东西两段,从西津门沿章江至八境台,从八境台沿贡江经涌金门、建春门至原百胜门旁、今东河大桥止,共3664米,城高5一7米,城面宽4一6米。现存北门、西津门、建春门、涌金门4座城门,八境台和西津门2座炮城。赣州古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城墙,也是中国唯一保存至今的宋代砖城墙

古城墙十分宏伟,沿着一直走基本能走到早上吃早餐的地方。之前在潮州时时间充足就走了完整的潮州城墙,但现在没有太多的时间,若是时间充足的话,还真的再想完整的走完赣州古城墙全程。离开八镜台,去了赣州市区的最后一站古浮桥遗址,赣州古浮桥,又叫惠民桥,长约400米,连接贡江的两端,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,始建于宋乾道年间,已有800多年历史,也是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。看到乌央乌央的人群,也就远远的看一眼,就不上去凑这热闹了

天黑之后就要离开赣州了,前往下一站抚州,明天会是抚州的旅程

路线

这一天去了很多的地方,但并不是很赶,路线规划的比较好,基本不走回头路,一路上把赣州市区内的核心景点都给逛了一个遍,详细的路线是:福寿沟博物馆->魏家大院->赣州文庙->灶儿巷->标准钟->郁孤台->八镜台->古浮桥,你若是要去赣州旅行,可以参考,没有收费的景点,全部免费,体验很好

后记

我们要在假期结束前赶回上海,一千多公里的距离,就不能再像之前慢慢悠悠的走国道了。总共只有8天的时间,中间要经过许多的城市,计划是往上海方向,江西境内的城市都停留,所以大概的路线是:赣州->抚州->鹰潭->上饶,然后出江西进入浙江,浙江大概会在衢州停留,最后到达上海

赣州距离抚州三百多公里,直接上高速,假期高速免费,能省不少钱。在接近抚州的相山服务区停下休息,发现这个服务区竟然有单独的淋浴间,并且车少安静,于是就准备晚上直接住在这里不走了,明天睡醒再下高速去抚州

一家人都在车上,哪儿停下,哪儿就是此刻的家